飛駝足球隊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飛駝足球隊,又稱聯勤飛駝飛駝,是一支已經解散的台灣足球隊,1973年時西德黑沙隊作客台灣,中華龍隊代表台灣以1-0贏了黑沙隊。賽後,時任聯勤總部總司令兼中華民國足球協會理事長鄭為元組織友誼賽裡的台灣選手,在同年7月21日成立了屬於聯勤總部的飛駝足球隊。飛駝足球隊成軍後數年間在台灣各項全國甲組足球賽事,包括:全國足協杯及全國中正杯等比賽贏得多次冠軍,鼎盛之時曾另組忠駝足球隊,兩隊一度於全國足協盃包辦冠亞軍,直到1983年全國甲組足球聯賽開辦時才合二為一。

1983年全國甲組足球聯賽成立後,飛駝隊連續三年贏得聯賽冠軍,並在1985年全國甲組聯賽創下12勝2和總計14場全季不敗紀錄,全國中正盃也是自1983年起連續四年贏得杯賽冠軍,到了1988年又一次收穫聯賽、杯賽雙冠王。

1989年,中華民國國防部改變全體軍種球隊組隊政策,軍中球隊不再外聘教練、球員,只得以服役軍人組成球隊,於是以外聘球員為主的飛駝足球隊,於同年9月28日宣告停訓,之後靠著飛駝球員自發支持與民間人士的資助,雖脫離聯勤支援仍得以延續,也再贏得幾次全國埠際甲組足球聯冠軍及全國甲組聯賽,卻難避免成績逐漸下滑,到了1990年代末期屢遭保級危機。

1999年7月1日,國防部下轄軍中球隊統一合併為國軍隊,飛駝隊決議籌組為民間足球社團,翌年從全國甲組聯賽降級,至此慢慢步入歷史。飛駝隊自1973年成軍到解散為止,共計贏得24座全國甲組冠軍,包括11次全國中正杯、7次全國足協杯以及6次全國甲組聯賽冠軍,也於1996年11月17日與台北銀行足球隊同日雙雙成為全國甲組聯賽百勝球隊。此外,飛駝隊也為中華民國國家男子足球隊和日後的中華台北男足輸送許多教練與球員,並且歷代飛駝成員也長期深耕足壇,培育後進。

隊史[编辑]

稱霸足壇[编辑]

1973年,西德黑沙隊赴台灣交流比賽[1],台灣政府臨時以本土球員與香港球員混合,組織了中華龍、虎隊迎戰,中華虎隊先以1-1平香港元老隊,中華龍隊則以1-0贏了黑沙隊[2]。時任聯勤總部總司令兼中華民國足球協會理事長鄭為元得知此訊後,藉由聯勤總部的資助,於同年7月21日以龍、虎隊中的台灣大專選手為基礎建立了聯勤旗下的飛駝足球隊[3][4],且在1975年邀請曾為中華民國贏得1958年亞洲運動會足球比賽冠軍、1968年亞足聯亞洲盃第四名,而且長期效力和執教香港甲組足球聯賽球隊的羅北擔任總教練[5]

飛駝隊成軍後除了憑藉著中華龍、虎隊球員,還依靠著臺南市私立長榮高級中學輸送人才,陣容兵多將廣,於是在1980年另以飛駝陣中年輕球員,加之來自南英商工慈幼高中等校的高中球員組成飛駝乙隊[6] [7],飛駝乙隊不僅只花一年就升上甲組,並更名為「忠駝隊」與飛駝隊同場較量[8],甚至飛駝隊及忠駝隊還在1982年包辦第九屆全國足協杯甲組冠、亞軍[9]。一直到全國甲組足球聯賽成立前夕,聯勤考量到飛駝隊一度須讓時任總教練羅北兼任球員才能補足人手[10],為了提升實力便在全國甲組足球聯賽開賽前將飛駝、忠駝兩隊合併[11]

1983年全國甲組足球聯賽成立後,飛駝隊連續三年贏得冠軍,並在1985年全國甲組聯賽創下12勝2和總計14場全季不敗紀錄[12][13],全國中正盃也是自1983年起連續四年贏得杯賽冠軍,到了1988年又一次收穫聯賽、杯賽雙冠王[14],1989年全國甲組足球聯賽則得亞軍,隊中陳信安獲選最佳前鋒;楊裕隆獲選最佳中場[15]

停訓風波[编辑]

1989年,中華民國國防部修訂《國軍長期培養人才實施規定》,為避免約聘選手排擠現役國軍選手的上陣機會,軍中球隊不再外聘教練、球員,只得以服役軍人組成球隊,此一政策也獲中華民國體育協進會支持[註 1][16],當時飛駝隊陣中24名球員,只有張文杰、陳福源、林耀恆及黃鴻明,還有從其他單位借調的黃聰明、吳燕輝及邱璋榮共七人是現役軍人[17][18],於是以外聘球員為主的飛駝足球隊於同年9月30日宣告停訓[19],一度舉行告別賽[20],總教練羅北也就此離開台灣[21][22],所幸依靠時任及過往飛駝球員自發支持與民間人士的資助以及隊管理潘培田力爭使飛駝隊得以延續[23][24],惟因僅能聘請服役球員致使人手短缺,也有部分球員轉投他隊,如翁子庸、李崇智、吳俊益及林學聰轉投大同足球隊;洪金昌轉投台電足球隊[25],因此暫時停訓三個月[26]

飛駝再起[编辑]

飛駝隊少了聯勤支援,便由擔任管理的潘培田以及部分前飛駝隊人員出資顧隊,卻仍難以為繼,好在獲得後來接任飛駝隊領隊的企業家暨臺北孔雀足球會領隊林宏吉贊助。自聯勤縮減飛駝隊資源後隨即由1990年的亞軍落到1991年位居第五,三年各項賽事無冠,直至1992年及其後隨著吳國明、林智宏、許德明、林文漢、陳秋壁、李商吉及黃哲明等國腳當兵入隊才再得全國埠際甲組聯賽冠軍[27][28][29],而且整季埠際甲組聯賽飛駝隊不僅提前封王[30],而且也僅在最後一輪賽事輸球[31],雖然同年後續的全國甲組聯賽仍居第五。

翌年在1993年埠際甲組聯賽首次開放外援,時任領隊林宏吉力邀香港代表出身、港甲球員的湯遠星羅偉志[註 2]及曾膺選香港足球先生陳發枝,其中湯遠星是首位在埠際甲組聯賽上陣的外援[35],惟當年制度不完備引發爭論,如湯遠星當時是效力港甲傑志隊,僅有一場埠際甲組聯賽為飛駝借將[36][37],最終飛駝隊獲得該季埠際甲組聯賽亞軍[38],晉級到全國甲組聯賽,並回升至第三名[39],數據方面飛駝隊失11球為聯賽最少失球;守門員王世坤出賽630分鐘失八球,平均78.75分鐘失掉一球紀錄為最少失球;前鋒吳國明也以11顆進球贏得進球王[40]。翌年飛駝隊進而在1994年全國甲組聯賽第一階段以五勝二和排名首位[41],並順利贏得冠軍[42]

1995年,飛駝隊面臨吳國明黃哲明、許德明等國腳役男退伍,實力不如前兩三年[43],隨即反應在名次,該年度埠際甲組聯賽及全國甲組聯賽飛駝隊皆以第四名坐收[44][45]。1996年及1997年皆在四五名徘徊[46][47],1998年飛駝隊又遇球員役期結束離隊,包括了當時飛駝隊主力門將楊振興也服役完畢[48],於是該年陷入六七八名降級區泥淖,與降級區球隊只有兩積分之差[49],直到最後一輪以3-0贏了臺北市立體育學院才位居第六避免降級[50]

末代飛駝[编辑]

1999年,飛駝隊脫離了去年深陷保級區的表現,成功從第一循環晉級四強[51],並贏得季軍[52]。惟自該年7月1日始國防部下轄飛駝及陸光二足球隊,合併為一隊,於是同年8月的第五次歷代飛駝成員聚會上——「飛駝回娘家」決議由第一代的飛駝國腳李富財和許志祥,各在南、北召集15名球員組隊,就此脫離軍方,成為民間足球社團[53],惟在改組後便於2000年全國甲組聯賽降級,並慢慢走入歷史[54]。飛駝隊自1973年成軍到解散為止,共計贏得24座全國甲組冠軍,包括11次全國中正杯、7次全國足協杯以及6次全國甲組聯賽冠軍,也於1996年11月17日與台北銀行足球隊同日雙雙成為全國甲組聯賽百勝球隊[55][56][57]。此外,飛駝隊也為中華民國國家男子足球隊和日後的中華台北男足輸送許多教練與球員,並且歷代飛駝成員也長期深耕足壇,培育後進。

球隊榮譽[编辑]

國內聯賽[编辑]

  • 全國男子甲組足球聯賽冠軍:1983年,1984年,1985年,1988年,1994年
  • 全國男子甲組足球聯賽亞軍:1986年,1987年,1990年
  • 全國男子甲組足球聯賽季軍:1992年,1998年
  • 全國埠際甲組足球聯賽冠軍:1992年
  • 全國埠際甲組足球聯賽亞軍:1993年
  • 全國中正盃冠軍:1973年,1977年,1978年,1981年,1982年,1983年,1984年,1985年,1986年,1987年,1988年
  • 全國足協盃冠軍:1974年,1979年,1980年,1981年,1982年

註釋[编辑]

  1. ^ 早期中華民國體育協進會兼有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之職責,直至1973年7月17日中華奧會分出成為獨立組織,爾後中華民國體育協進會仍負責推動國內全民運動與國際體育交流等事務。
  2. ^ 羅偉志日後於1996年再度復辦的全國足協杯甲組比賽代表飛駝隊上陣[32][33],並有進球紀錄[34]

參考資料[编辑]

  1. ^ 馮國鏘. 西德黑沙足球隊抵台. 國家文化資料庫. 1973-07-13 [2019-08-12]. 
  2. ^ 馮國鏘. 中德足賽. 中央社. 1973-07-14 [2019-08-12] –通过國家文化資料庫.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 王惠玲. 台灣足球運動發展之研究(1945~2000) (PDF). 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體育教學碩士論文. 2004-08 [2019-05-0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9-05-0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 ^ 足壇消息/中斷近二十年 飛駝再團聚場面溫馨. 中華民國足球協會. 2016-02-29 [2019-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 ^ 王翔. 第二屆台灣足壇終身貢獻獎. 中華民國足球協會. 2018-02-11 [2024-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1) (中文(臺灣)).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6. ^ 何長發. 足壇霸主 黯然下臺!. 民生報. 1989-10-01. 
  7. ^ 雙駝兄弟·長榮姊妹先鬩牆. 聯合報. 1982-05-23. 
  8. ^ 飛駝乙足球隊 昨起更名忠駝. 聯合報. 1980-06-12. 
  9. ^ 足協杯賽男女甲組 飛駝師大各得第一. 聯合報. 1982-05-31. 
  10. ^ 何長發. 老教練也登記為球員 飛駝隊出現青黃不接. 民生報. 1981-11-08. 
  11. ^ 足球聯賽力爭上游 飛駝忠駝聯成一體. 民生報. 1982-12-30. 
  12. ^ 何長發. 甲組足球聯賽落幕 各項紀錄‧見真章 03體育新聞. 民生報. 1985-05-10. 
  13. ^ 何長發. 甲足聯賽十年特報(上) 為12支球隊排名次 飛駝隊最佳 市銀隊亞軍 04體育新聞. 民生報. 1993-02-03. 
  14. ^ 何長發. 十六年輝煌歲月 冠軍戰績無人能敵 足壇霸主黯然下臺. 典藏台灣. 民生報. 1989-10-01 [2019-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5. ^ 聲寶甲足聯賽 按功頒獎 冠軍市銀隊 抱走七十萬. 民生報. 1989-05-28: 04版體育新聞. 
  16. ^ 軍中培訓 以現役準國手為主 解散外聘球員 體協支持國防部. 典藏台灣. 民生報. 1989-10-03 [2019-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7. ^ 不准外聘斷生機 常勝雄獅走絕路 飛駝足球隊 昨宣告解散. 典藏台灣. 民生報. 1989-09-29 [2019-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8. ^ 飛駝停訓解體 已難挽回 足球協會幹部會議提議:請龍頭出面協調. 典藏台灣. 民生報. 1989-09-30 [2019-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9. ^ 飛駝停足 球隊正式宣布停訓賽 資深外聘球員請求﹕不支薪不解散 繼續維繫傳統 04版體育新聞. 民生報. 1989-10-01. 
  20. ^ 飛駝足球隊 人散心不散 老球員籌組俱樂部 12月初舉辦告別賽. 典藏台灣. 民生報. 1989-10-12 [2019-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1. ^ 何長發. 大半歲月貢獻足壇 飛駝解散 羅北神傷. 典藏台灣. 民生報. 1989-10-02 [2019-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2. ^ 飛駝停"足" 球隊正式宣布停訓 資深外聘球員請求:不支薪不解散 繼續維繫傳統. 典藏台灣. 民生報. 1989-10-01 [2019-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3. ^ 何長發. 飛駝 決定起腳! "停訓"後"復生" 將踢甲組聯賽 04版體育新聞. 民生報. 1990-01-11. 
  24. ^ 何長發. 飛駝能否踢甲組聯賽? 教練球員有意 還待上級同意 04版體育新聞. 民生報. 1990-01-12. 
  25. ^ 瘦了飛駝 肥了大同 02版體育新聞. 民生報. 1989-10-06. 
  26. ^ 何長發. 潘伯伯 隨飛駝榮退 26年來飛駝傳承與甘苦 他最清楚. 民生報. 1999-04-30. 
  27. ^ 何長發. 飛駝 整軍經武再展雄風 大同「PK大戰」運氣差. 民生報. 1992-05-10: 03版體育新聞. 
  28. ^ 李漢中. 飛駝封王彌足珍貴 老戰友新隊員血汗結晶 19版體育.戶外. 聯合報. 1992-05-11. 
  29. ^ 何長發. 飛駝足隊 26載威名走入歷史 常勝軍奪冠紀錄無可比擬 02版體育新聞. 民生報. 1999-04-29. 
  30. ^ 何長發. 《全國埠際甲足聯賽》 飛駝 提前封王 03版體育新聞. 民生報. 1992-05-10市銀﹑陸光﹑大同今爭二至四名. 
  31. ^ 何長發. 《全國埠際甲足聯賽》 飛駝 終嘗敗績 冠軍隊壓軸戰留下不完美句點 陸光靠踢PK摘亞席 03版體育新聞. 民生報. 1992-05-11. 
  32. ^ 何長發. 停辦四年後 全國足協杯今舉行 06版體育新聞. 民生報. 1996-06-05. 
  33. ^ 何長發. 全國足協杯足賽 俊利違規用兵 被取消參賽資格 男乙A組中油隊搶先晉級 02版體育新聞. 民生報. 1996-06-07. 
  34. ^ 何長發. 全國足協杯足球賽 北銀矮將莊耀宗 淘汰飛駝隊 02版體育新聞. 民生報. 1996-06-11. 
  35. ^ 何長發. 首位外援足球員 露臉了 04版體育新聞. 民生報. 1993-04-25. 
  36. ^ 何長發. 我不是外援 是個過客殺手 外援規定太簡單 引發足壇議論 04版體育新聞. 民生報. 1993-04-04. 
  37. ^ 何長發. 東歐球員 競足台灣 俊利目標轉向前蘇聯好手 如無意外新球季即可登場 04版體育新聞. 民生報. 1993-04-04. 
  38. ^ 何長發. 埠際甲足聯賽 失之冠軍 收之獎金 飛駝榮獲公平競賽獎 04版體育新聞. 民生報. 1993-10-05. 
  39. ^ 何長發. 第10屆全國力霸甲足聯賽 大同 奮戰 無功 台電三奪天下 兩隊爭霸戰共進七球 台電將獲角逐世界杯會外賽及菲國比賽機會 02版體育新聞. 民生報. 1993-02-01. 
  40. ^ 何長發. 力霸男足聯賽紀錄總結 入球數大突破 可喜 04版體育新聞. 民生報. 1993-02-02. 
  41. ^ 何長發. 全國力霸甲足聯賽 飛駝 不敗英雄 第一階段四強產生,大同昨雖慘敗在台電牛下,仍順利晉級。 03版體育新聞. 民生報. 1993-12-27. 
  42. ^ 何長發. 《全國力霸甲足聯賽》 飛駝上冠軍寶座 台電比得失球獲第二 吳國明蟬聯"入球王" 04版體育新聞. 民生報. 1994-01-24. 
  43. ^ 何長發. 歷經12屆 累積95勝 栽在北銀腳下 百勝紀錄看下屆 03版體育新聞. 民生報. 1995-04-03. 
  44. ^ 埠際甲足聯賽 大同保住王座 04版. 民生報. 1994-06-27. 
  45. ^ 何長發. 力霸甲足聯賽 飛駝跌到第四名 台電吳國明獲'入球'雙喜臨門 03版體育新聞. 民生報. 1995-04-10. 
  46. ^ 飛駝‘百勝’功虧一簣 留待下屆聯賽再圓夢 02版體育新聞. 民生報. 1996-02-12. 
  47. ^ 彭偉文. 金車杯女足聯賽 昨天踢贏醒吾 銘傳衛冕生機乍現 24版職棒.體育. 聯合報. 1997-07-30. 
  48. ^ 何長發. 甲組雙霸 台電、大同實力強 大專足隊三勁旅 陣中多國腳 03版體育新聞. 民生報. 1997-11-10. 
  49. ^ 彭偉文. 飛駝足球隊 面臨降級危機 28版職棒.體育. 聯合報. 1998-03-26. 
  50. ^ 何長發. 《全國男子甲足聯賽》 台電封王 飛駝保住甲組資格 02版體育新聞. 民生報. 1998-03-30. 
  51. ^ 台電、北銀、飛駝、台體晉級 男子甲足聯賽 明起決賽 29版體育. 聯合報. 1999-03-31. 
  52. ^ 何長發. 《全國甲組足球聯賽 台電5連霸 5項第一 最多連霸、最多冠軍、本屆最多進球、最少失球、個人獨進11球 04版體育新聞. 民生報. 1999-04-12. 
  53. ^ 何長發. 永遠的飛駝 還要再戰 '老管家'潘培田昨在台南榮退 歷代成員決議續參加甲組聯賽 12版競技場上. 民生報. 1999-08-30. 
  54. ^ 何長發. 老飛駝 精神不死 B2體育新聞. 民生報. 2001-06-25. 
  55. ^ 《全國甲組足球聯賽》 飛駝北銀 同時百勝 03版體育新聞. 聯合報. 1996-11-18. 
  56. ^ 何長發. 《甲組足球聯賽》 百勝球隊 一日雙響 飛駝、北銀 同列光榮榜 29版體育. 民生報. 1996-11-18. 
  57. ^ 何長發. 名家論壇》發哥論球/永遠飛駝 新世紀228大團聚. 今日新聞. 2016-02-23 [2019-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外部連結[编辑]